楼主: 乐趣—小帅

【版主玩家面对面】三国辩论争霸赛第十九期

   关闭 [复制链接]
头像被屏蔽

主题

好友

2

积分

SNSFun - BAN1

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0:51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
    主题

    好友

    6525

    积分

    Lv9 诸侯

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0:53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本帖最后由 androidljl 于 2016-8-18 21:09 编辑

      诸葛亮在第六次出祁山,用计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,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内,可惜天不遂人愿,一场倾盆大雨浇灭了谷内的大火,使司马父子逃出生天,假如没有那场大雨,诸葛亮烧死了司马父子,那么蜀国未来会怎么发展,三国未来又会向哪里发展呢?

             蜀国一统天下,三国归汉!

            或许很多人会认为,没有了司马懿,北伐只是容易了许多,成功灭魏倒是未必,或者说依然是极难。但我认为蜀汉能成功。这里我不想再说那些奇门遁甲,因为既然是谈小说,那诸葛亮就会奇门遁甲,那些奇门遁甲有多厉害大家都懂,有一期的题目我是这么写的。。。
            分析大战前后。在上方谷之前,诸葛亮已经几出祁山,先后屡错魏军,气死曹真,也多次击败司马懿,夺取了西凉,占领了魏境大面积的土地,战线已经推进到长安以西,渭水附近,双方在渭水一带布署了所有的兵力,蜀国35万,魏国40万。司马懿多次受辱:失地之辱,丢粮之辱,巾帼女服之辱。即使没有死,大战之后,魏军也是死伤惨重,军心慌乱。此时吴国也发动了对魏国的进攻。如果司马懿战死,魏国这40万军队即使不全军覆没,也要退到长安,蜀军兵临长安城下。如果魏国发不出援军来救援长安,不,没有如果,因为吴国此时也发动了对魏国的进攻,魏国必定发不出再多的兵力来。那么长安必被诸葛亮攻下,魏国的西线防御力量也基本消失。下一步蜀军就可以直接挥师魏都洛阳了。如果魏国没有力量抵御诸葛,不,没有如果,因为吴国也在进攻,那就只能迁都冀邺城了。即使魏国放弃对吴国作战,调兵防御诸葛亮,也要失掉中原。
            退居河北的魏国迟早会被消灭。蜀汉和东吴二分天下。离开长江的吴军,陆地作战能力远不及蜀军,因此吴军会被诸葛亮再次打回江东。最终,蜀国以大腿辗压的实力挥师东吴,东吴灭亡,蜀汉一统天下,一统天下之后,就没人叫蜀汉了,而是叫做汉,因为本身刘备称帝国号就是“汉”。只不过为了区分而叫被其他人叫做蜀汉。
            匡复大汉的理想终于实现了!
      头像被屏蔽

      主题

      好友

      1

      积分

      SNSFun - BAN1

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0:53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        头像被屏蔽

        主题

        好友

        1

        积分

        SNSFun - BAN1

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0:54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          头像被屏蔽

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SNSFun - BAN1

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0:55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
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281

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Lv3 偏将

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1:15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诸葛亮在第六次出祁山,用计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,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内,可惜天不遂人愿,一场倾盆大雨浇灭了谷内的大火,使司马父子逃出生天,假如没有那场大雨,诸葛亮烧死了司马父子,那么蜀国未来会怎么发展,三国未来又会向哪里发展呢?
                 即使把司马俩父子烧死了,也改变不了,战争是靠实力,而不是靠烧死一两个人就能改变结局的,局部的一时胜利,决定不了战争的结果,当时,魏国人才济济,兵多将广,而蜀国一方,独挡一面的没几个,最多最多最坏的结果就是使得魏国争权一段时间,但是魏国动不了根本,而随着蜀国老一辈的死去,新一辈没有将才,还是会灭亡,最多只是推迟几年倒台而已!!

              帅总,怀旧区的!
              头像被屏蔽

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1

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SNSFun - BAN1

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1:40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                头像被屏蔽

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32

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SNSFun - BAN1

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1:42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
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431

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Lv4 护军

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1:43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可是蜀道崎岖,运粮之艰难,虽发明了神器木牛流马,仍是远水难解尽渴。参考第二和四次北伐,也是粮草将尽,不得已草草收场。想想连运粮都如此麻烦,重型的攻城利器更是难上加难,参考第二次北伐,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,魏军大举东进,关中兵力空虚。遂出散关,包围陈仓,攻打二十多天未破,守将郝昭凭借陈仓地势险要和完美工事,易守难攻,拒不出战,纵使诸葛亮心计万千,也无可奈何,而蜀军粮草不继,又闻讯魏援军快到,只好再退回汉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国力衰退,军民厌战。自夷陵之战的惨败,蜀国被烧的不仅仅是连营七百里,更烧掉了问鼎中原的希望,这场惨败,导致蜀国国力元气大伤,从巅峰一步步滑向低谷。而诸葛亮长达7年的北伐更是劳民伤财,国力是越打越弱。想一州之力吃下中兴的中原,无异于痴人说梦,无论司马父子死不死,都无法改变中原独大的局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176

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Lv3 偏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2:13 |显示全部楼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蜀国不会统一三国。因为蜀国实力太弱。当时魏国的领导人的战略思想很正确。就是在本国国境线上抵御蜀军,并不急于向蜀国进攻。因为曹睿和司马懿早就把诸葛亮看明白了,他是穷兵黩武,瘦驴拉硬屎。这一时期都是诸葛亮伐中原,而不是魏国伐蜀。但是,诸葛亮几次出兵最后都是因为后勤接济不上而主动退兵。当时蜀国生产能力低下,老百姓贫困。百万人口竟然养兵十万,外加四万官员。实在是负担不起。另外,蜀道难,运输成本高又缓慢。前方将士动不动就缺粮。而魏国基本上是以逸待劳,即便让诸葛占领一些地方,最后还得不攻自退。及时诸葛占领了长安也是呆不住。何况,越是靠近魏国,魏国的优势越明显。几十万大军也不是摆设,更有良将千员。所以诸葛亮是瞎忙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什么诸葛亮硬要进攻中原?说到底还是为了他的统治地位。因为,刘备集团是外来户,属于荆州集团。当地的人民特别是蜀地的官员并不十分认同。只有对外用兵才容易统一思想,进而消除异己。而且,用兵的口号又站得住脚--即光复大汉,统一江山。所以才一个劲的折腾。在诸葛亮统治时期,蜀国的老百姓的生活是最苦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三国的走势又将会延长统一的时间,个人想法孙权势力有可能夺得天下,因为魏蜀斗下去,二败俱伤,都没有元气去统一江山,蜀国太弱,吴国倒是可能性最大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Lv9 诸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2:20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此论题来自三国演义,实际历史是否如此值得商榷,既然是敞开论题,这里我的观点是没了司马父子,不会三国归司马家的晋,但所谓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必然会归一国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历史总有一定的偶然性,只能说魏国可能性最大,虽然魏国输了这次战役,但根基还在,因为从整体实力来看,从论题上说而魏国雄踞中原,人口,资源等综合实力强大,手下也人才济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还有就是三国统一也许会延后,三国归蜀、三国归吴的可能性都不大,诸葛亮赢了这一战役,但也影响了孙刘联盟,三国将会继续互相牵制,统一将延后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还有种可能假如诸葛亮真如三国演义所说的那么厉害,蜀国可以得天下,那么不排除诸葛亮家族也会象司马懿家族一样,得到天下,因为从出师表的口气中看诸葛亮教训刘禅的态度,诸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亮子孙也许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26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8 丞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2:25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可能蜀国一统天下。众所周知,诸葛亮六次北伐中病死,死后姜维接权,姜维的能力还是有的(统兵的能力应该还比诸葛强,因为诸葛内政强,打仗一般般,刘备识人很厉害,就没放诸葛统兵过,这里也看出庞统之死给蜀国的打击,庞统绝对是跟周瑜一样可以为帅的智者),反观魏国,如果司马懿死了,就没人跟曹爽争权了,从跟司马懿争权的过程来看,曹爽应该很草包,将熊熊一窝,曹爽执政后必然亲小人,远贤臣,此消彼长,姜维伐魏就有可能成功,只要打下长安(关中地区),就有可能效仿汉高祖往事,出关可攻,入关可守,只要一次成功就可以夺取天下,在兴汉300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5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7 大司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3:28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假如上方古没有那场大雨,诸葛亮可以烧死司马懿,但是蜀国还是不能一统江山。原因:诸葛亮六出祁山,此时蜀国国力已经非常疲软了,哪怕烧死司马懿也只能是取得阶段性的胜利,魏国此时还有邓艾,郭淮,诸葛诞,文聘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,虽然跟司马懿比起来还差点意思,而诸葛亮这时候身体已经江河日下了,不管烧没烧死司马懿,诸葛亮都将天命休夷。诸葛亮一死,那姜维杨仪等人绝非邓艾终会等人的对手。再者哪怕诸葛亮未死而强攻长安势如破竹,吴国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魏国被灭,在这个时候也会攻打你成都,为什么?因为,鲁肃在世时给江东的定义也是三足鼎立,孙权为了三国平衡在这个时候会帮助魏国,这一点在关羽攻取樊城时已经得到了验证。所以我认为假如上方谷烧死司马懿,蜀国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不足以统一三国,毕竟国力还是太弱,常年征战军马钱粮亏空是蜀国不可能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3 偏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23:29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蜀国依旧是积弱不堪。假如司马父子三人死于上方葫芦谷那么魏国会有新的统帅崛起,比如钟会、邓艾、羊祜和杜预等人,蜀国和吴国免不了被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7 大司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9 00:19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 我认为司马懿父子虽死,但不会对魏国造成太大影响,蜀国注定灭亡,后期无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 一、蜀魏综合实力差距太大。 现在的媒体总是在说,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,讲究的是综合国力的比拼,其实,不仅仅是现代,古代战争也是综合势力的比拼,只不过是因为身处冷兵器时代,更加看重个人的临场表现,但最终仍旧是综合实力的全方位比拼。从这方面来说,蜀国可以说全方位落后,一是经济实力的对比,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,而蜀国偏处一隅,是数量级的差距,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司马昭虽死,但诸葛亮能够解决这个一直困扰他的难题么?二是兵员的对比,蜀国以步兵为主,基本上没有骑兵,而魏国则有一支数量极大的骑兵,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是先天的,在北方辽阔大地上,蜀国能占到什么便宜?所以虽然能得一时之礼,但很难逆转局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 二、魏国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。魏国在曹操时期是唯才是举,在曹丕之后逐渐摸索形成了九品中正制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,加上魏国是传袭汉正统和占据中原的优势,外地人才流入也是最多的,因而魏国有着大量杰出的政治、军事人才,比如后期的邓艾、王双、郝昭、杜预、羊牯、文聘、诸葛绪、郭淮等等,司马懿父子只是其中较为杰出的代表而已,就算司马懿挂了,我相信魏国很快就能选拔出另一位大将来代替,就算一时无法和诸葛亮抗衡,但也不至于让局面发展到失控的地步。对比蜀国,政治是诸葛亮、军事是诸葛亮,后期发掘的人才唯有姜维,甚至有“蜀中无大将、廖化做先锋”的嘲讽之语。就算诸葛亮能趁司马懿父子死掉的短期内打下一定局面,但是派谁去固守边疆,谁去继续进攻,这恐怕都会非常头疼,最后估计还是得眼睁睁看着魏国将失去的土地慢慢夺回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三、东吴不会坐视蜀国发展。三国演义中以蜀国为主人公进行描写,将魏蜀之间的战争写的很详细,搞的很像主角一样,吴国完全是打酱油的。其实吴国实力强于蜀国甚多,吴蜀几次冲突都以东吴胜利告终。同时由于意识形态原因,吴国可以做到两面通吃:魏国强则联蜀抗魏,蜀国一起势则联魏压蜀,诸葛亮就算能取得魏国一亩三分地,吴国估计马上回提出领土要求了,就像刘备拿下西川孙权就去了南三郡,刘备拿下汉中并将拿下襄樊时孙权就袭了荆州。反正吴国一定为尽力维护三角之间的平衡的,蜀国有大发展估计马上就要被东吴给削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所以,就算烧死了司马懿父子,魏国只会有段时间的阵痛而已,三国总体局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卧龙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头像被屏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NSFun - BAN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9 00:35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