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主: 乐趣—小帅

【版主玩家面对面】三国辩论争霸赛第十九期

   关闭 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好友

1543

积分

Lv7 大司马

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26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不下那场雨也改变不了什么,司马懿父子即使被烧死,诸葛亮也难成霸业。因为诸葛亮的连年北伐早就把蜀国国库耗光了,诸葛亮在治国方面比不上曹操,诸葛亮大权独揽,党同伐异,蜀国人才凋零,怎么能跟魏国的国力抗衡?所以蜀国必亡。

    主题

    好友

    946

    积分

    Lv5 骠骑将军

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32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  在政治军事方面,数十年间,曹操先后击败吕布、袁术、袁绍等豪强集团,征服乌恒,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,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,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。
        蜀国有天险,自古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,加上刘备也算枭雄,人才济济。守于蜀国可保五十年不败。可是刘备想力挽狂澜,救济于气数已尽的大汉王朝,这就是刘备在与天斗,诸葛亮天赋神才,也被用于这个方向,如果刘备开始不要自报姓名,与大汉王室无关系,自立方向,三国能否最后归属于蜀国,有待分析了。

      在三国历史中。司马懿确实是天将英才,诸葛亮用尽心机,上方谷火攻司马懿,可是天降大雨,救了司马懿。挽救了魏国,天妒英才,在司马懿得救后,诸葛亮仙去。如果诸葛亮上天再给20年,相信蜀国也可能攻下魏国,最终一举天下。可是天运偏向了魏国,蜀国英才早逝。才有司马懿家族后来的晋朝。
        江东可谓自古英雄出少年,早有周瑜,后有陆逊。这也正应正了一方水土一方人,北方自古英才大气晚成,可是江东在三国被称为鼠辈,相信一点也不过份,江东虽战斗力强,可是无大志,吴国的治国方略是保存三国的存在,才能换回江东的太平。而蜀国和吴国是以天下而定国的。汉室后裔刘备为的是光复汉朝,魏国是挟天子已令诸侯,两虎相争,必有一完,而天运偏向魏国,天运偏向了魏国大都督司马懿。所以只要平定了蜀国,吴国这个天平也倒了。诸葛亮的方针应该是和魏国平分吴国,最后来一场决战,改国号改王朝。

      主题

      好友

      3706

      积分

      Lv8 丞相

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35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521区,雄才大略刘阿斗。
        来晚了,谈谈我的看法吧。
        1.首先说明,我的看法有个基础,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的观点,那就是诸葛智计无双,魏国司马,吴国陆逊拍马难及,只能勉强抗衡。这个和正史不符,但是,毕竟大家谈三国主要就是说三国演义是不是?
        2.假设诸葛在上方谷烧死司马和他的两个儿子,这对魏国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,魏国也因此失去了在军事上能与诸葛抗衡的人才,从长久来看,按照演义观点,不考虑吴国的作用,在蜀国魏国的征战中,蜀国会胜,魏国会败!
        3.从演义上看,诸葛多智近妖,诸葛是可以算出自己死期的,因此诸葛在连续几次讨伐魏国过程中已经找好了自己的接班人_姜维并倾囊相授,并着手提高姜维地位,而魏国后期智慧型选手邓艾钟会都有几分司马家臣的性质,司马阵亡后发展不起来了,因此从接班人上来看,诸葛还是胜出!
        4.再从当时情况来看,诸葛烧死司马时,魏国国君正在与吴国对战,无暇顾及司马方面,那么失去司马的魏国一溃千里,很快就会被直捣黄龙,失去国都。魏国应该是三国中最早的出局者!
        5.经过复杂的斗争,灭魏国后三国演义变成蜀吴争霸,吴国国力较好,蜀国姜维不可小觑。按照演义观点分析,我认为蜀国赢面较大,毕竟孙权老而不死,后期犯的错误太多了,蜀国在诸葛姜维两代军师的智慧下应该一统三国。
        以上观点由演义推导而来,与史实相差较大,见笑了哈哈哈。

        主题

        好友

        552

        积分

        Lv4 护军

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36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诸葛亮即使在子午谷烧死司马懿父子,那个时候诸葛亮的命也不久矣,短短几年时间,诸葛亮想灭了魏国根本是不可能的。因为当时魏国还有郝昭、郭淮、邓艾、钟会、杜预、羊祜、王浚等一干人材,而且当时魏国的国力比蜀国強很多。诸葛亮虽然有治国能力,但是没有统兵将帅之才,我们从六出岐山就可以看来,单单靠诸葛亮一人之力,要想战胜強大的魏国是不现实的。而在后来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司马懿的岁月里蜀国也根本打不过魏国,所以,蜀国并不会大统天下,三国格局不会改变。

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3387

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Lv8 丞相

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38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本期的题目是诸葛亮在六出岐山时搞死了司马父子。三国会变啥样。
            首先魏国总前线总指战死,魏军虽不至溃败,但是不敢轻举妄动,必然选择退守。魏国国内司马一族二位划事人战死,司马一族必然退出历史舞台,司马代曹的历史不会发生。也就是说,魏国不会灭亡,魏国到三国统一还是姓曹的。再看,司马懿死后,魏国就没有统兵人才了吗?不是的,魏国还有杜预,王旭,邓艾、钟会,以及曹家宗室将领,军事人才还是很多的。
            然蜀国虽然灭掉了司马父子,但对魏国的军事实力及国力并无太大的削弱,反而因为灭掉了司马,使曹魏减少了内斗,各方面会发展的更好些,于是,历史就会发展成,魏元帝曹奂灭掉蜀吴二国,魏国正式一统三国,成为大一统国家。

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326

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Lv4 护军

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41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司马懿如果死了,蜀国仍然改变不了被灭的命运
                   1.蜀国经济,军事,政治廉政等都三国最差的,跟魏国根本没有可比性,所以有没有司马懿这点都是无法改变的。
                   2.诸葛亮6出祁山,导致蜀国的国力加速消耗,长远来看这也是加速蜀国灭亡的原因。
                   3.司马懿死了,魏尚有诸多良将,蜀汉人才凋零不是诸葛亮个人所能改变的,曹魏集团从曹操开始就很注重人才的培养,后期的郭淮、郝昭、邓艾、钟会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帅才,蜀汉中仅有一个姜维,还是诸葛亮收降来的。司马懿死了,面对那么多曹魏的优秀帅才,诸葛亮也是首尾不能相顾,蜀国的灭亡最多也就是拖延几年。
              所以蜀国的灭亡是必然的,然后魏灭吴统一三国。

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864

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Lv5 骠骑将军

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42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观点:假设诸葛亮在上方谷用计成果蜀国也不会一统三国。
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1:蜀国国小民乏,经过前五次北伐国力更加贫弱,2:交通不便导致粮草难以运送至前方(参考共和国六十年代对印战争。)3:蜀国经过几十年的对魏用兵,三国前期的武将不是战毆就是老死,军事将领人才不足,才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之语。4:东边孙权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,在司马懿部队被歼灭后,魏国一定会派使臣前去吴国离间蜀吴这貌合神离的联盟,致使诸葛亮不能一心伐魏。5:魏国在司马懿掌兵时期人才济济,个州府相对富庶,并非蜀国一样无将可用。6:汉朝灭亡多年,中原人对汉朝的留恋已经趋零,以致后来长安百姓对西蜀人的叫法不是蜀汉,而是蜀人。魏国在中原地区统治比较成功,中原百姓对汉朝的留恋与向往已经几乎没有了,蜀国的光复汉室已经没有号召力了。后期刘婵在蜀国的表现又是一个昏君,宠幸宦官(第五次北伐刘禅听信宦官谗言召回大军失去最好一次机会),就如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期的十常侍作乱一样,有如历史重演,人心向背,回天乏术。7:东线吴国诸葛瑾不敌曹睿,联盟不稳不能和蜀国夹击魏国。

                    490区:柒夏

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544

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Lv4 护军

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49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三国辩论题目:“诸葛亮在第六次出祁山,用计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,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内,可惜天不遂人愿,一场倾盆大雨浇灭了谷内的大火,使司马父子逃出生天,假如没有那场大雨,诸葛亮烧死了司马父子,那么蜀国未来会怎么发展,三国未来又会向哪里发展呢?”
                  其实这问题很容易解析:就算司马懿真的上方谷被烧死了,诸葛亮仍然无法统一。魏国人才济济,还有诸多良将。而蜀国人才凋零。魏国后期的郭淮、郝昭、邓艾、钟会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帅才。虽然司马懿死了,但诸葛亮面对那么多曹魏的优秀帅才,诸葛亮也是首尾不能相顾。还有蜀国整体国力不如魏国,魏国依然有这绝对的优势。蜀国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。整体实力差距太大太大了。。。。

                  怀旧区

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1万

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Lv9 诸侯

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49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like55326 于 2016-8-18 14:50 编辑

                    司马懿死了,蜀国依旧会被灭
                    时也命也,这是天都不助蜀国,就算司马懿死了,统一三国的还是魏国。一来,因为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,占据了中原大地,这里历来是华夏民族政权的正统,有政治资源和文化根基。二来,中原大地物产丰盛,在明清以前,中国粮食主产区是黄河流域,也就在曹魏,包括长城以外,凉州等地出产马匹,所以有战备物资无可比拟。第三,魏国其实文官、武将、国家机器是最完善的,人口资源也最多,所以国力最雄厚。当然,如果司马懿被杀了,确实会改变历史,那就是司马无法篡魏了,但是我觉得无法改变蜀国的颓势,时势造英雄,就算魏国没有司马懿也会出现上官懿、东方懿来对抗蜀国的~~

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512

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Lv4 护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50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上方谷烧死司马氏,我认为蜀国会灭了魏国
                      虽然魏国土地广阔,兵甲众多,可是众将都被笼罩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,只有一个司马懿,还是靠着魏国庞大的物力支撑,如司马懿及2个儿子死亡,那么对魏国的士气打击是无法想象的,魏国虽人多,没有主心骨,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,蜀国将会势如破竹
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时魏国曹叡整天安于享乐,大兴土木,劳民伤财,其国内本身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,司马懿一败,内部不稳,更谈不上组织兵力阻挡诸葛亮
                      蜀国刘禅本人非常聪明,从乐不思蜀这一明哲保身的成语当中就能体现出智慧,可能他对诸葛亮控制蜀国大权有所不满,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必不会拖后腿
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上,我感觉如司马懿被烧死,魏国必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29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Lv7 大司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4:54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方谷如果诸葛亮计谋得逞,司马父子烧死在上方谷,那么蜀国的北伐事业将很有可能成功,但统一天下还是不行。理由:1.司马父子死后,魏国将会乱一阵子2.司马父子死后,诸葛亮的命可能会长点,因为演义里这场大火没烧死司马对诸葛亮打击太大,再者,司马父子死后,魏军会稍停一下,诸葛亮也不至于天天劳累,司马一死诸葛亮少有对手,统一天下,就看他能活多久了3.三国之所以能并存是因为弱的两国会在形式上达成联盟的共识,只要强国打任一国,另一国就从中牵制强国,却永远不会真正合兵把强国灭了,不是灭不了,而是灭了没好处,所以司马死后,魏国或许会跟吴国结盟,共同对抗蜀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96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9 诸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5:07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国辩论题目:“诸葛亮在第六次出祁山,用计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,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内,可惜天不遂人愿,一场倾盆大雨浇灭了谷内的大火,使司马父子逃出生天,假如没有那场大雨,诸葛亮烧死了司马父子,那么蜀国未来会怎么发展,三国未来又会向哪里发展呢?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论题我非常喜欢,因为一直把诸葛亮当神一样,最后神的结局是那样惨淡,一直是我看三国非常不爽的地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火烧司马懿这个我也很喜欢,司马懿这个老狐狸,处处跟我大诸葛做对,还总也不打不死打不垮,真跟不死小强一样,让人头疼,话说这把火烧的真是爽,大神诸葛亮最擅长的群攻怕是就是火攻了吧,先帮周瑜烧曹操,自已成气候了,又烧藤甲兵,再就是烧司马懿了,到处放火,诸葛这么短命不是也有说是烧藤甲兵时减的阳寿吗,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呢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话说这天,诸葛亮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司马懿引入了上方谷,然后,一把烧起,烧的正爽,眼看司马老儿就要被烧死了,那老天看不过去了,在旁边下了一阵雨,就是不往上方谷里下,最终,两人的仇怨到此结束,司马父子葬身火海,魏国从此没有能与诸葛亮抗衡的大军师了,这对魏国来说,绝对是个致命的打击,自从蜀国荆州丢了以后,诸葛亮以守代攻,不远千里的六出祁山,为的就是给蜀国争取更大的利益,避免最先被灭的命运,此次,诸葛亮终于得偿所愿,彻底消灭了老对头司马懿,蜀国的江山稳固个十年八年的不是问题了。然而,魏国就这样坐以待毙吗?个人觉得不会这样,虽然没了司马懿,但魏国目前的地盘够大,虽然没有能抗衡诸葛亮的神人了,但诸葛亮他老人家自己什么事都关心,累的都快死了啊,就算是司马懿死了又如何呢?诸葛亮的命数已尽,不会再有讨伐魏国的机会了,这两个老对手相约一起踏上黄泉路,路上一起把酒言欢,好不畅快啊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本次论题,我大胆猜测的结果是,虽然魏国损失了大司马懿,然而,三国制衡的局面不会被打破,因为诸葛亮本人已经过劳,很快就不久人世了,纵使诸葛神算再厉害,没有了命,多少好的鬼谋也使不出来啊,所以,司马死后,魏国不会被蜀国灭掉,蜀国当然还是会被魏国灭掉的,因为后来偷袭的邓艾和钟会他们还活着,司马懿一死,那必定他们还是会再来讨伐蜀国的,而蜀国的姜维还是会败给钟会,但大的结局有可能会变化,变化最大的就是晋朝的诞生,因为毕竟司马懿和司马昭死了嘛,那很有可能历史上就没有晋朝这一说了!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复制了题目,其他纯原创,帅亲大大打赏啊!!!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8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7 大司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奉天子以令不臣| 300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5:13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帅出的题目大多是三国中后期,其实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在前期群雄割据,董卓乱政的地方和大家一起大胆假设下历史的发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方谷焚天司马毙命  汉丞相立功雍凉归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司马父子死后,魏国西线统帅位置人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古代军事编制和现代不同,现代若军长死亡,副军长补上,再是师长补上,直到战斗到一兵一卒为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若是主帅死亡,副帅撤退完成后,必须君主重新选定主帅,并赐予假节,此人才可调度战线中所有军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我们先看一下,司马懿死后,谁最后可能替代他的位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帝时期重臣地位排序:1、曹真(已故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、曹休(已故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3、司马懿(上方谷已故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4、陈群(主文政、官至司空,其子陈泰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5、曹宇(主军政、官至大将军,尚在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6、满宠(全才、南线统帅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帝曹丕身故时托孤大臣魏司马懿、曹真、曹休、陈群,仅陈群尚在。陈群何许人也?当时中国最大的士族家族陈家的代表,开创魏国九品中正官僚选拔制度的核心人物,但是其职位是司空,主要负责文政,其子陈泰和郭淮一起负责西线战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此可见,根据当时的情况,如果司马懿身故,能够直接顶替司马懿位置的只有曹宇和满宠,但是满宠主要负责防范东吴,因此能够抽调的只有曹宇,在曹宇未赶到战场之前,根据官职及朝廷关系由郭淮、陈泰主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司马父子死后,西面战线情况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,由于郭淮和陈泰没有被授予假节,只能调动自己手下的部队各自为战的情况下,以武侯之才拿下雍凉两州不成问题,但不会也不能继续向前推进,武侯寿命不长,需要稳定两州情况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上一期的辩论题目中我说过,雍州的长安对蜀国来说有最大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,具体如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刘婵祭拜高祖庙,让蜀汉成为正统,名义上曹魏就是叛贼(篡汉),对于古代战争来说大义是最重要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当时汉朝灭亡不久,各大士族也曾世受皇恩,想必不少能人异士将归附,弥补蜀汉人才短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关中地理位置重要,高祖当年就是靠蜀地、汉中为根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曹魏的首都在洛阳,很有可能因为失去雍州,选择迁都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、曹魏体制内受到震动,迁都之事定会有人不满,军队士气极大下降,将会有少部分臣子离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国肯定也会伺机而动,然后诸葛诞、满宠的才能吴国最多也只能达到牵制,吸引小部分注意力的目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三国大势的发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国基本情况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蜀:政治地位在三国最高,综合实力得到空前提升,超越吴国成为三国第二,领土面积相当于翻了一倍,同时西凉产马,蜀国的兵种组合也可更多样化,真正意义上有了可以逐鹿天下的资本,但是由于曹魏仍然强盛,因此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不会发生变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魏:政治地位三国最低,但是由于九品中正制对于士族发展来说有**好处的原因,士族大家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明帝,内部将会有持续的内乱发生,明帝虽然贤德,但是也会自顾不暇,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固好朝野上下。北方中原经过明帝多年的休养生息,总体国力相当于曹操当年的翻倍,综合国力仍然是三国最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吴:随着年龄的增长孙权已经开始渐渐昏庸,由于蜀汉成为正统,政治地位可以说不是最低,但是最尴尬的,总体来说仍然会是偏安一隅,不会有争夺天下的野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历史的趋势,今后的百年将是士族主导朝代的时代,虽然我更看好曹魏能够一统,但是不得不说,由于蜀汉正统的名义极大的加分,未来的三国大势将是蜀魏争霸,说不定哪天上演了楚汉争雄的戏码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常喜欢和诸位进行辩论,受益颇多,最后还是强烈要求小帅出一些东汉晚期,三国早期的题目,那样发挥的空间更大,感谢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怀旧18区,奉天子以令不臣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4 护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5:14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1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7 大司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5:16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最后一次北伐成功,蜀汉成功拿下雍凉二州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,不可能有人立即站出来代替司马懿统帅大军继续负隅顽抗。有人说,抗日战争中,八路军作战,如果团长牺牲了,则副团补上,副团牺牲了营帐补上,依次类推,依然可以战斗至一兵一卒。然而,在古代作战却并非如此,尤其是三国时期的魏国,将领除当初趁董卓弄权从草根阶层崛起的那一批,到三国鼎立时,将领的选拔已经是士族阶层的选拔,而曹操的屯田制度最终也演化成耕战制度,无战事则兵为民,有战事则民为兵。将领均有自己的权限、授印、兵符,司马懿若死,天子尚未指定大都督之职,面对此万急情况下,众将之中难以有人立即接任,且即使众将推荐郭淮(目前资历较高者),夏侯霸为首的几个夏侯家的将军心高气傲,岂能服他?故,无人顶替司马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次,主将死,军心大乱。战国赵括中箭而亡,长平之战40万赵军溃败;东晋vs前秦苻坚,谢丞相让士兵传言苻坚已被活捉,则百万前秦军队溃败;汉丞相陨星五丈原,则蜀军不得不退回汉中……如此等等事例均已说明,主将关乎全军,主将一旦遭遇不测,对军心有毁灭性的打击,不然,为何会有擒贼先擒王的说法?故,司马懿身死葫芦谷,魏军必然军心大乱溃败如山倒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者,诸葛亮已约东吴夹击曹魏,曹睿无力分兵支援。诸葛亮自知寿命不长,此次北伐应当是其最后一战,故北原渭水之战失败后,已邀约东吴出兵伐魏,陆逊、诸葛瑾、孙权三线出击,曹睿已是御驾亲征,曹魏东西两头作战,已是十分艰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,溃败的魏军即使聚拢残余部队,也无法抵抗士气正盛的蜀军,在魏军心里,智多如妖的诸葛亮进一步被神化,魏军可谓草木皆兵,而蜀军离长安仅有几百里,可一鼓作气,以摧枯拉朽之势扫灭西线作战的魏军残余,直指长安。长安虽是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坚城,但在大获全胜作总攻的蜀军面前,是无法抵挡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9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v7 大司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桥流水不流| 265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6-8-18 15:18 来自手机 |显示全部楼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20163905 于 2016-8-18 15:20 编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即使烧死了了司马懿父子,蜀国仍然是三国最弱的一国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过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刘备集团自入川起就战乱不断,与曹魏的汉中之战,与东吴的夷陵之战,与蛮夷的南中之战,国力早已空虚。诸葛亮强行北伐只是做困兽之斗。自古以来由蜀中出击夺取天下的只有刘邦,当时韩信能出蜀成功一方面是因为韩信军事才能出众,另一方面当时天下大乱,关中抵抗力量不是很集中。然而诸葛亮六出祁山面对的却是魏国最精锐的防御力量,况且诸葛亮是治国之才,领兵打仗的水平并不高明。所以即使烧死了司马父子,北伐失败的结果也是无法改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 失去了司马一系,曹魏并未伤筋骨,天下还是最可能落入实力最强曹魏手中。至于曹魏内部后来会不会出现另一派篡位,那就是后话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       怀旧区    怀旧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顶部